生物發酵制藥生產的藥物主要有我們常見的抗生素、維生素以及氨基酸等等。生物發酵法在藥物生產中使用較多,但這種藥物生產方式也存在著諸多缺陷,由于發酵培養基所含復雜成分,而生物發酵的微生物產物也不可避免,分子大小和極性差異都較大,而雜質與目標產物之間的差異性又相對很小,因此造成了較高的提煉難度。
在生物發酵液生產過程中,大多數發酵液仍采用板框、真空轉鼓、離心、硅藻土過濾機等傳統分離設備,或采用絮凝沉降、加熱及等電點沉淀法,只能對發酵液中的菌絲體及固性雜質予以粗分離,半成品或成品的液體中,可能存在更多可溶性菌體、雜蛋白、有機抗體和無機離子,這些物質對后期萃取和離子交換帶來困難,影響萃取效率和后續產品品質,甚至產生料液污染,導致產品報廢。
膜分離技術作為新型、高效、節能的分離技術在濃縮分離領域占有重要位置。所謂膜分離,是指根據藥物所含成分的粒徑大小能否透過濾膜,進行成分科學分離的具體過程。膜分離可以依據分離粒子大小把膜分離技術應用分為六大類別。膜分離各種技術間存在很多實際的關聯,而單一膜分離又可以屬于多種類別。
反滲透膜分離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物制備和醫藥生產中的分離、濃縮和純化。如血液制備的分離、抗菌素和干擾素的純化、蛋白質的分級和純化、中草藥劑的除菌和澄清等。東麗反滲透膜元件可實現超低壓、大通量、抗污染、易清洗、精準定義,滿足各行業需求。
在發酵制藥產品的成本構成中,分離、純化和濃縮部分占相當高的比例,應用現代分離、純化和濃縮工藝是提高制藥工業經濟效益或減少投資的重要途徑。膜分離過程通常在常溫下操作因而沒有相變、能耗低,特別適用于處理制藥工業的熱敏性物質。